上市13年的雅士利作别资本市场。7月5日,历时一年零三个月,雅士利正式从港股退市,完成了私有化。而对于雅士利品牌的去留问题,蒙牛方面并未正面回应。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7月6日走访市场发现,雅士利旗下的婴幼儿奶粉品牌瑞哺恩在部分网店中的商品图片显示,其罐体雅士利的logo已经被蒙牛代替。
雅士利的私有化早有宣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3月16日,蒙牛透露向雅士利提出私有化要约的信号。当时,蒙牛通过蒙牛国际有限公司持有雅士利51.04%的股份。彼时,雅士利也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拟以每股1.2港元对其进行私有化,成本为29.06亿港元。
而为了让雅士利顺利私有化,彼时是公司二股东的达能还与蒙牛就其所持的雅士利股份与雅士利所持的多美滋中国股份进行了相互出售。
而雅士利2010年登陆港股以来,曾在2013年迎来股价最高位,达5.32港元/股。当年也正是雅士利收到蒙牛收购邀约的年份。随后,蒙牛以每股3.5港元的价格,从雅士利大股东张氏国际、二股东CA Dairy手中,合计收购雅士利约26.8亿股。但2013年以后的雅士利股价却没有再上台阶,截至其退市,股价报1.2港元/股,较首发价跌去71.4%。
雅士利的股价不振与业绩一直没有突破有一定的关系。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雅士利业绩几乎是上市即巅峰。根据其财报,雅士利净利润在2010年达到5.02亿元后,直至其私有化退市,净利润就再也没有登上过5亿元的台阶。不仅如此,其在2016年、2017年连续净亏损,分别为净亏3.20亿元、1.80亿元。其营收规模也是到了2018年才刚刚站上30亿元的水平上,为30.11亿元。而在其上市的2010年,营收就已达29.54亿元。
雅士利在2018年扭亏以后,刚刚经历了三年的“爬坡”又遭遇疫情,2021年其营收虽然实现了历史最高的44.35亿元,但再度亏损。截至2022年,雅士利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分别录得37.38亿元和-2.31亿元。
其业绩甚至拖累了蒙牛的整体业绩,虽然蒙奶粉业务不只雅士利一个品牌,但其2022年在蒙牛奶粉收入中的占比为76.85%。当年,雅士利旗下的奶粉收入同比下降18.7%,同期蒙牛旗下奶粉收入同比下滑22.0%至38.62亿元,是四大业务板块中唯一下滑的。
反观同样靠奶粉起家的几家上市公司,除了债务缠身的贝因美以外,飞鹤、澳优等营收规模均已是雅士利的数倍。
不仅如此,在市场上,雅士利奶粉也难觅踪影。北青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超市和母婴店,就没有发现雅士利奶粉的踪影。有超市工作人员表示,该品牌奶粉在多年前曾经卖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很久没有再进过该品牌的产品了。
不仅是线下,北青报记者发现,即使是在电商平台的雅士利旗舰店中,其奶粉销售也是平平。虽然该网店首页以及弹窗广告均为雅士利的瑞哺恩品牌奶粉,但店内销量排名第一的是雅士利正味原味营养麦片,是一款冲调谷物制品,销量接近万单。而其主打的瑞哺恩奶粉的单品销售量多的有20多单,少的只有个位数。
资料显示,雅士利成立于1983年,自1998年起专注于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营养食品业务。事实上作为老牌的奶粉企业,雅士利也有不少“资产”。2022年年报显示,雅士利在广东、山西、内蒙古、新西兰等地拥有工厂,通过雅士利、瑞哺恩及朵拉小羊等品牌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通过悠瑞等品牌销售成人奶粉,并出售包括儿童奶粉及冲调产品在内的多种营养食品。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蒙牛很可能会将雅士利整体并入到蒙牛体系中,以蒙牛奶粉事业部的形式存在。“雅士利”作为品牌很大可能不会再出现,而是整合为“蒙牛”品牌整体运营。这有利于蒙牛提振其奶粉板块业务,毕竟“蒙牛”品牌的知名度更高,更有利于打开市场。
对于此事,蒙牛方面称,一切以公告内容为准。但在此前的私有化提案中,蒙牛也提到,对雅士利进行私有化,是考虑到雅士利股价表现不佳、成交量偏低以及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蒙牛称,相信通过将雅士利私有化,雅士利将能够以更大的灵活性实现未来的业务发展。
北青报记者也发现在天猫平台的雅士利旗舰店中,其旗下最为知名的瑞哺恩品牌,虽然还在罐体上印有“雅士利”的logo,但页面图标已经显示为“蒙牛瑞哺恩”,雅士利已经被隐去。而在京东平台上,店铺名字就是“蒙牛瑞哺恩京东自营旗舰店”,而其销售的瑞哺恩菁至、恩至两个系列奶粉也均以“蒙牛”为品牌logo,已无雅士利品牌踪影。这一版本的瑞哺恩也已经在天猫平台的蒙牛母婴旗舰店中销售了一段时间了,而该店的主体正是雅士利乳业(马鞍山)销售公司。
上一篇:利来w66·(中国)官方网站
下一篇:利来w66(中国)官网